蓝海医疗

联系人:黄经理

手机:15665881858(微信同号)

座机:0531-68960848

邮箱:lanhaiyiliao@qq.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山钢新天地

臭氧大自血袋的发展史

臭氧大自血袋的发展史
 
1826年 臭氧可以杀灭细菌的功能就有了文字记载。 1840年 Schonbein在 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 1957年 Von Siemens发明了第一台臭氧发生器。 1870年 欧洲发表了首篇用臭氧净化血液的报道。 1885年 第一本详述《臭氧》医疗用途的书籍出版。 1902年 J.H.Clarke编写的《医疗实践手册》首次 记述了臭氧水成功治疗贫血和糖尿病的病例。 1915年 德国医生用臭氧成功地治疗开放性外伤和厌氧菌感染的伤员。 1932年 德国牙医Fisch把臭氧作为抗感染药物。法国医生Aubourg 将臭氧应用于直肠灌注治疗结肠炎。 1935年 奥地利的埃尔文·帕斯特尔教授发表了《在外科学上采用臭氧治疗》的论文。 1945年Payr教授率先提出了应用臭氧静脉注射治疗循环功能失调。 1958年 德国人Joaquim Hansler发明可控制浓度的臭氧发生器在德国问世,臭氧疗法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66年科学家Otto Warburg教授关于肿瘤细胞具有厌氧性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在这之后,科学家们试图用高比重的臭氧来治疗癌症,并且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臭氧治疗低廉的费用使这一成果很快被欧洲各 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1972年 组织德国的第一个氧气-臭氧疗法治疗协会。 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将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疗腰腿痛。 1998年–Muto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78%。 1999年3月11-13日臭氧治疗国际会议在Verona的葛兰素威康(Glaxo-Well-come)研究中心举行。开幕 式上纪念Schonbein诞辰200周年。 2004年 意大利VELO BOCCI的《臭氧治疗学》问世。
 
臭氧(O3)是由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性质不稳定呈暂存状态,在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后,组合为氧气(O2)进入稳定状态。臭氧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能力。 在常温常态下,臭氧的半衰期约为20-30分钟。与氧气相比臭氧比重大、呈淡蓝色、易溶于水,臭氧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在浓度很低时呈现新鲜气味。 医用臭氧是含有一定 比例臭氧(03)的 氧-臭氧(O2-O3) 混合气体。
 
臭氧大自血袋的五大医疗功能
 
(一)抗炎抗感染的功能 (二)氧化胆固醇的功能 (三)止疼镇痛的功能 (四)刺激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五)改善机体缺氧的功能 

随着臭氧的发展,臭氧大自血袋也慢慢的发展,现在用大自血血袋的医院以及患者越来越多,疗效也越来越被认可,相信大自血血袋以后能推广到全国各地,能治疗更多疾病!